掃碼登錄
7月30日,國內知名的商業智能數據服務商QuestMobile發布了中國移動互聯網2024年半年大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24年6月份,移動互聯網月活用戶為12.35億,同比增加了2200萬,同時,用戶粘性仍在持續增長,移動互聯網全網用戶月人均使用時長達到163.8小時,同比增加了2.9%。
這背后,一個新的現象是,上半年一線城市用戶數量成為主要增長來源,同比凈增了1382萬,這也讓一線城市移動互聯網用戶占比提升到了9.3%,顯示出上半年用戶向一線城市聚集的態勢明顯。
人群的變化,給不同領域消費狀況帶來了變化。線上娛樂、生活消費、教育求職、旅游出行、購物金融和汽車消費,成為“六大亮點領域”。其中,生活服務行業月活用戶規模達到8.65億,月人均使用時長達到222.8分鐘,同比分別增長了4.5%、4.8%,顯示出城市生活消費復蘇態勢明顯,尤其是本地生活、電影演出,月活用戶規模同比增長了11.1%、22.7%。
數字基礎設施支撐
移動互聯網現“六大亮點領域”
2024年上半年,圍繞數據要素、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國家發布多項政策,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并取得顯著成效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1.2%;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3%。
同時,2023年,5G基站數量突破338萬個,數據中心標準機架810萬架,數字經濟底層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網絡基礎建設,算力基礎建設不斷擴容提速,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到2024年6月,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達到12.35億,同比增長1.8%,不同于此前四五線城市用戶支撐起大盤增長,今年上半年新增用戶主要來自于一線城市,這也讓一線用戶占比同比增加至9.3%,顯示出上半年人群向一線城市聚集的態勢明顯。
同時,用戶畫像上的另一個顯著變化,則是30歲以下用戶同比提升近1000萬,整體占比達到了34.1%。這顯示出,95后、00后的“觸網”的比例、速度,較80后、90后群體更為突出。
人群變化,帶來了不同領域使用上的變化。線上娛樂、生活消費、教育求職、旅游出行、購物金融和汽車消費,成為“六大亮點領域”。
其中,生活服務行業月活用戶規模達到8.65億,月人均使用時長達到222.8分鐘,同比分別增長了4.5%、4.8%,顯示出城市生活消費復蘇態勢明顯,尤其是本地生活、電影演出,月活規模同比增長了11.1%、22.7%。
線上娛樂領域中,短視頻月活用戶已經達到9.89億;教育求職領域,教育工具月活用戶達到1.32億,同比增長了14.5%;旅游出行領域總體用戶規模已經達到了10.67億,旅行工具、航班服務、酒店服務、火車服務、用車服務月活用戶規模分別增長了35%、29.9%、25.8%、24.8%、16.2%。
購物金融、汽車消費領域中,移動購物、汽車資訊行業月活用戶分別達到了10.8億、1.43億。除了傳統電商購物平臺、垂直類汽車資訊平臺,這兩個領域中,傳統銀行類APP和車企類APP持續崛起,并改變這兩個行業的傳統使用模式、消費形態。
傳統銀行類APP中,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月度活躍用戶量分別達到1.58億、1.50億、1.4億、1.09億、0.94億,同比增長了21.4%、15.1%、14.1%、12.4%、14.5%,發力線上的態勢非常明顯。
而汽車類APP則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技術加持之下,同樣出現了快速增長,比亞迪王朝、上汽大眾、比亞迪海洋、吉利汽車、My BMW、東風日產月活躍用戶量分別達到687.1萬、602.8萬、579.6萬、523.2萬、392.7萬、370.6萬。這背后,新能源車活躍用戶構成上,35歲以下用戶占比已經接近5成。
AI成為增長“爆點”
C端、B端“雙豐收”
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驅動力,過去一年,AI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中,AIGC APP行業在所有互聯網二級行業中脫穎而出,行業規模迎來爆發式增長。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6月,AIGC APP行業月活躍用戶規模達6170萬,同比增長653.3%(凈增了5350萬)。
這當中,面向C端的綜合型AIGC類APP持續發力,已經明顯區分出了工具類和社交娛樂類兩大賽道。主打通用工具導向的豆包、文心一言、天工、訊飛星火、通義、海螺AI,以及主導社交娛樂導向的星野、我在AI、WOW,月活用戶分別達到了2751.5萬、1134.1萬、563.0萬、326.5萬、266.1萬、229.5萬、385.2萬、52.7萬、24.6萬。
另一個崛起的是面向B端的云服務、大模型服務,除了傳統AI PaaS、AI IaaS,AIGC類的APP已經基于場景細分,覆蓋了商業文案寫作、辦公、數字人/智能客服、商業影音圖像等等各類B端應用領域,例如,視頻腳本的“開拍”、廣告素材生成的“美圖設計室”、AI配音的“魔音工坊”,月活用戶規模分別達到了83.1萬、75.3萬、50.6萬。
此外,全網頭部APP也已經紛紛布局嵌入式AI,電商領域的智能導購、工具類的智能助理等等,強化現有用戶在APP使用中的便捷性、開發出更多人性化功能,增加APP使用黏性,例如淘寶問問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具備資深導購、生活助手、美食達人、旅行策劃、靈魂寫手等等功能,為用戶提供商品挑選、推薦、行程建議等等功能。
顯然,這將進一步加劇整個AI應用市場的競爭烈度。事實上,過去一年,AIGC新增用戶量,主要來自新一線、二線及三線城市用戶。40歲以下中青年是核心“嘗鮮”人群,占比超過8成。嘗鮮用戶的不穩定性,也導致AIGC行業人均使用時長同比下滑了23.5%。
作為對比,可以看到抖音旗下剪映APP、快手旗下快影APP均陸續上線AIGC類玩法增強用戶吸引力,月人均使用時長分別達到50.2分鐘、45.2分鐘,同比提升了7.1%和15.3%。
這也意味著,整個AI領域的競爭,即將從“跑馬圈地”進入到“精耕細作”的階段。無論是發力社交娛樂,還是發力通用工具,也無論是走獨立APP之路,還是內嵌到頭部APP中“潤物細無聲”,如何提升用戶黏性,真正讓用戶“能持續稱手地用起來”,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