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登錄
近日,走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中國互聯網30周年時光長廊”上,映入眼簾是記錄中國互聯網30年發展的年份圖片展。記者首先看到了墻上第一張圖上赫然寫著,1994年4月20日,我國開通連入互聯網的64kbit/s國際專線,實現了與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這天也成為中國互聯網的誕生之日。
自1994年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中國互聯網行業實現了令人矚目的飛躍。從最初的幾十K專線到如今的光纖寬帶和5G網絡,從少數人的科技探索到全民普及的日常生活工具,中國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響了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迎來三十周年,中國互聯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今年3月22日發布的第5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110.2%,千兆用戶占比超過四分之一。5G基站總數達到383.7萬個,全國行政村通5G比例超過90%。這些數字不僅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生動注腳,也是未來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鄔賀銓指出,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有30年的歷史,經歷了數字化、網絡化的時代,進入到互聯網的數字化時代。在整個發展中,現在來到了人工智能的新風口。55年歷史的互聯網,30年的全功能接入,互聯網為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民生服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鄔賀銓指出,現在互聯網需要在新的時期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中找準位置,抓住時代機遇,實現使命擔當。
近年來,多模態大模型取得突破性進展,通用大模型加速拓寬應用場景,正在引領新一輪人工智能創新的熱潮。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表示,回顧過往30年,科技創新一直是互聯網發展的蓬勃動力,人工智能是當前備受關注的創新技術,也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
當前,信息和能量融合創新縱深推進,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為此,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夯實基礎設施,要加強算力資源的共享和優化利用,加快推動云網融合、智能敏捷,提升5G網絡性能,改善網絡效率、能耗和體驗。二是推動應用創新,既要探索大而強的通用模型,又研發小而精的垂直行業模型。三是引領科技向善,呼吁各類主體尤其是平臺企業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確保人工智能健康發展。四是加強行業協作,促進產學研用開放融合、聯合創新,組織完善的標準體系,形成共推發展、共護安全、共享成果的產業體系。
中國移動副總經理張冬則認為,“沒有互聯網就沒有人工智能,但有了人工智能加持的互聯網就不再是傳統的互聯網,而是進入了‘智能互聯網’的發展新階段,并呈現出‘三個加速重構’的新趨勢,即互聯基礎設施加速重構、智能終端形態加速重構、應用服務模式加速重構。”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對此表示贊同,“沒有互聯網的發展就沒有人工智能的發展,互聯網的算力、數據、算法等的積累,為人工智能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大模型將掀起新一輪工業革命浪潮,所有的互聯網應用都會被重塑,也給互聯網產業帶來了新的革命性機會,帶動了互聯網創業和投資。”
“過去30年,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不僅使中國老百姓的生活實現了數字化改變,也推動了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周鴻祎解釋稱,現在,大模型的發展使互聯網又迎來了新的春天。未來10年到20年,大模型都會深刻改變世界,大模型不是操作系統,而會成為未來整個社會、整個數字化業務的重要組件。”
踏入此次中國互聯網大會展覽展示區,記者仿佛身臨一個科技與創意融合的“未來嘉年華”。在這里,一系列尖端科技打造的互動體驗項目,讓現場觀眾體會到探索人工智能的奧秘,感受未來科技躍然眼前的震撼。智能機器人以其靈動的身姿與智能交互,展現了人類智慧的新高度;而虛擬現實技術的沉浸式體驗,更是讓人仿佛置身于另一個次元。而這每一項創新技術的展示,也正是對未來生活圖景的一次精彩預演,激發了人們對未來無限可能的憧憬與向往。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大會還發布《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為“報告”)。報告顯示,展望未來,我國互聯網行業將繼續深入貫徹數字中國建設部署要求:
一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提速發展,以6G、衛星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式網絡基礎設施將加快部署,算力基礎設施布局將進一步優化,算力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有序。二是數字技術創新將逐步推動互聯網向智能化邁進,“人工智能+”行動的實施和多模態大模型的快速發展將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拓展應用場景。三是算法、算力與數據的核心作用將更加凸顯,算力發展需求將推動高端芯片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不斷提升,數據資源將與人工智能技術耦合發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生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十而立。站在三十周年這個節點上,中國互聯網在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的大背景下,正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正如鄔賀銓院士所說,AI大模型的智能涌現,不僅使互聯網原有業態煥新,還催生了眾多新業態。互聯網平臺作為AI賦能消費與行業應用的重要模式,將在新引擎的加持下實現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