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登錄
10月23-24日,以“數實融合增動能創新引領促發展”為主題的2023(第十屆)江蘇互聯網大會在南京召開。
兩天來,行業大咖、專家學者濟濟一堂,前沿科技、智能成果百花齊放,從開幕式權威發布到14場平行會議、“創新之光”成果展,現場交流探討、簽約合作不斷,數實融合發展趨勢日發向好,江蘇數字經濟欣欣向榮。
夯實“數字底座”,合力提速提質
空無一人的工廠里,生產流水線有序運轉,在5G、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加持下,化工企業只需要“智慧大腦”就能實現全流程管控;江蘇省農業農村大數據云平臺利用共享共用的涉農資源打造“惠農金融超市”,精準畫像后,96款信貸產品大大提高了農戶申請貸款通過率;無錫“太湖鏈”管理服務平臺破除了行業間的數據壁壘,推動超過10個政務領域應用場景完成上鏈對接......
以上幾個例子都來自本次大會上公布的2023數字江蘇建設優秀實踐成果。進入數字經濟后,江蘇在網絡、算力、應用等數字基礎設施方面積極布局,夯牢“數字底座”,構建“算力糧倉”,為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發展鋪路搭橋。
據大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年新建5G基站5.6萬座,累計建成18.7萬座,實現全省鄉鎮鎮區以上區域全覆蓋。全省光纜線路總長度444.6萬公里,排名全國第二位。綜合算力指數位居全國第二。工業互聯網標識建設成效位列全國第一。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實現“物超人”2.5倍。日活躍物聯網卡數量為9230萬張,較去年同期增加26.9%。
在多個平行會議上,行業專家也對當前數字“新基建”建設進行了高屋建瓴的分析。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張平指出,全球5G產業開始走向規模應用發展期,我國的5G發展與5G融合應用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但5G在2B與2C的發展上仍存在短板。張平建議應該進一步完善5G應用生態。
算力作為新型生產力形式,為各行各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注入新動能。中國聯通研究院未來研究部總監曹暢表示,當前算力網絡的發展正從“協同供給”向“融合運營”階段演進,國內亟需打造算力服務原生技術體系。
為了突破當前存在的瓶頸,本次大會啟動了江蘇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計劃,同時多家龍頭企業簽署戰略協議書,并成立了數字金融與可信區塊鏈工作委員會專家工作室、新華云采信創產業聯盟等組織,未來將從理論研究到硬件設施落地全方位提供保障,加速壯大江蘇“數字底座”。
南京大學教授戴萬陽參與了兩場平行會議,并被受聘為數字金融與可信區塊鏈工作委員會專家。談起參會感受,他告訴新江蘇記者:“當前國際上的熱點與重點新技術正在江蘇落到實處,推動著江蘇經濟的發展。在大會上和不少專業人士交流后,更能多方位感悟體會科技與新技術的作用,很受啟發。”
數實深融,萬物互聯成新常態
數字賦能、數實融合,江蘇始終把數字經濟作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深入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字技術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領域都呈現出深融態勢,數字動能強勁。
在大會的“創新之光”成果展上,參展者可以親身體驗到各類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智能應用。比如,臥躺在5G聯網無人機駕駛艙內,按下操控按鈕,便可操控數公里外的無人機;在XR通話界面,可以選擇虛擬背景,增添表情包等互動,讓通話更有趣;選好咖啡,拿出數字人民幣錢包“貼一貼”,稍等幾秒鐘就能喝上一杯醇香的咖啡。
而在更廣闊的領域,萬物互聯已經成為新常態。據《江蘇省互聯網發展水平報告》顯示,全省累計獲國家科學技術獎通用項目190項,居各省、自治區之首。基礎電信企業5G應用簽約項目總數達8500余個。更多行業牢牢掌握數字密碼,乘“數”而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焦點科技是一家江蘇南京本土企業,主要負責為中國供應商和國際采購商提供網絡渠道。今年4月,焦點科技中國制造網推出了智能AI——AI麥克。“大數據和AI可以動態生成更加符合當地語言的產品描述,給企業提供更好的拓展市場的機會。同時,24小時在線服務也能減少中小企業在跨時區跨地域上面的服務成本。”焦點科技高級副總裁成俊杰表示,未來會堅持走線上線下數實融合道路,幫助實體企業快速走上互聯網大潮和技術創新的道路。
在教育領域,人工智能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線上課程、自適應學習等模式,正逐步勾勒未來教育的面貌。蘇州清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奇峰告訴新江蘇記者,最近,清睿智能的人工智能老師Aryn迎來了她的12周歲生日。“Aryn基于大模型技術升級而成的,她已經服務320個城市、35000多所學校、3500多萬中小學生。”朱奇峰說,教育的深度變革正在進行,未來,學校將會實現線下老師與人工智能雙師教學模式。
大會上還發布《江蘇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計劃到2026年,元宇宙規模將邁上新臺階。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大數據處一級調研員馮艷玲在解讀時表示,“《行動計劃》將發揮江蘇制造業的傳統優勢,聚焦‘1650’產業體系,加速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實現虛實協同、以虛促實。”
人才交流區,青年當好數字經濟生力軍
“你好這是我的簡歷。”“想咨詢一下信息工程行業有沒有對口的崗位?”在會場“互聯網行業領航人才交流”專區,人頭攢動,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上帶著對未來的憧憬。
據悉,本屆互聯網大會首次設置人才交流專區,以會帶展、以展促就業。“現在互聯網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這次在互聯網大會上,我們邀請百家企業,提供了200多個崗位,崗位涵蓋市場營銷、技術開發、網絡工程等多個領域。”江蘇領航人力資源服務集團副總裁湯化冰介紹,“同時,我們還定向邀請東大、南航、南理工、南郵等20多家高校學生,為企業和人才的‘雙向奔赴’提供平臺。”
現場還設置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咨詢區、寧青驛站等區域,為應屆生就業答疑解惑。“互聯網大會級別比較高,來這里的企業實力也比較強,看到了不少心儀的崗位。”江南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研三學生施瑞文在現場投遞了幾份簡歷,“這里可以一對一線下交流,比起線上投遞簡歷來說,也要方便得多。”
在剛進主會場的通道旁,一間半開放的“青春e行”直播間格外引人注意,年輕的“主播”正對著手機介紹時令水果,語音生動,條理清晰,充滿熱情。
手機是“新農具”,直播是“新農活”,這樣的新產業新業態也更適合青年人。南京團市委聯合江蘇省互聯網協會開辦了南京青年電商助農實訓營,走進江寧、溧水、浦口、六合等地,引領超過千名青年大學生和新農人走進田間地頭。期間,還發動青年學院組成“青春探探團”,用青春視角記錄美食美景美物,讓數字新經濟洋溢著年輕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