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登錄
永不褪色的傳家寶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號召全體中國共產黨員,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回望百年,中國共產黨從起初只有50多名黨員的小黨到如今擁有9500多萬名黨員的大黨,中國從積貧積弱的落后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背后蘊藏著怎樣的密碼?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朝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奮勇前行,雖歷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盡苦難而終于淬火成鋼,歸根結底,在于心中的理想信念始終閃耀著光芒。
歷來重視思想建黨
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思想理論的堅定。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可以說,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讓陳獨秀、李大釗等革命者看到了希望。“采用無產階級專政,以達到階級斗爭的目的——消滅階級”“廢除資本私有制”……中共一大通過的黨的綱領表明,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初,就旗幟鮮明地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為大多數人謀幸福。
重視思想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中共一大就已明確提出“要特別注意組織工人,以共產主義精神教育他們”。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強調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重要性,并把“忠實”“有犧牲精神”“沒有發洋財的觀念”等作為發展新黨員的必要條件。1942年開始的延安整風運動,開啟在全黨范圍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的先河。
“廣東黨組織很早便開展黨員教育培訓。”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省委黨校教授曾慶榴介紹說,廣東區委在1925年就提出要辦黨校、團校。“尤其重視紀律教育,成立‘監委’正是廣東區委的首創。”
思想建黨永遠在路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集中教育打出“組合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信仰信念,更好踐行初心使命。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
正是因為堅定的理想信念,面對大革命失敗、南昌起義失敗、秋收起義受挫,共產黨人依然堅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義無反顧登上井岡山。同樣是憑借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紅軍克服千難萬險,完成兩萬五千里長征這個舉世矚目的壯舉。
正是因為堅定的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廣闊道路,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富起來。
正是因為堅定的理想信念,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取得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征途漫漫,仍須勇毅前行。
唯有犧牲多壯志
不久前,陳獨秀之子陳喬年的履歷表首次被公開,無數人被這位樸實可愛的革命先烈打動。1928年6月6日,年僅26歲的陳喬年光腳走在血水和泥水里,慷慨赴死。
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人隨時面臨生死考驗。“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生為真理而生,死為真理而死”……一句句豪言壯語,讓人讀之心潮澎湃。
據不完全統計,從1921年到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中犧牲的烈士,有名可查的就達370萬人;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有2.6萬多名中國共產黨員被殺害。
面對絞刑架,李大釗神色從容地說:“不能因為你們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只要我們有覺悟的精神,世間的黑暗終有滅絕的一天”;被毛澤東同志稱為“農民運動大王”的廣東革命先烈彭湃,為革命放棄“鴉飛不過的田產”,在救國救民的探索中獻出生命;解放戰爭時期,眾多被關押在渣滓洞、白公館的中國共產黨人,經受住種種酷刑折磨,始終沒有屈服……
唯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鄧稼先、麥賢得……新中國成立以來,各行各業涌現出一批英雄模范,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激勵、鼓舞、感召著更多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我是黨員,我先上。”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戰大考中,在發展主戰場,在平安建設中……一批又一批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為共產黨人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崇高品格寫下生動注腳。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都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這就是共產主義信仰的力量。”曾慶榴說,“學史可以增信,要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筑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補足精神之鈣。”
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